🖥 淺談線上教學,使用 Mac 輕鬆做。Updated 2022.02.06:Clean Shot, Detail)

由於疫情影響,課程教學模式隨著病毒突變也再度演化了。
線上教學勢必成為常態,如何和實體課程搭配、進度銜接,考驗著老師的功力。
來談談 21 世紀需具備的關鍵能力,不管是哪一個研究方案,各國多認為包含擁有快速適應社會變遷的能力,以及能夠面對未來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與態度。註1

▲ 圖片擷取自 https://blog.fliprobot.com《二十一世紀公民關鍵5C能力-你準備好了嗎?》
因此要能洞悉、預測未來,講求「新、快、狠、準」,要能創新,從原本基礎上去延伸、創造;能快速適應變化;能找到方法對症下藥;能掌握方向確立目標,使之不偏離,才不會費力氣白忙一場。
其實很多東西都回不去了,變了心的女朋友、鐵了心的前妻、膠原蛋白、馬甲線和以逸待勞的課程教學。 😅
面對疫情,老師應該要轉守為攻。科技只是教學輔助工具,核心還是課程教學,在數位學習中善用工具,能發揮知識經濟最大效益。回到剛剛提到的「新、快、狠、準」,我記得疫情第一次在臺灣爆發時,臺北市教育局便指示學校應演練防疫不停學線上教學,在大家一窩蜂學習酷課雲與 zoom 的線上教學模式而系統崩潰,然後大家也崩潰時,我便提出應該先以學習門檻較低、平台負荷最輕,符合我們現下所使用的資訊環境,來判斷最適合我們的溝通工具,先講求不傷身體,再講成效。
當時我的建議是 Google Meet。這是一種取捨和平衡,後來的趨勢發展也如同我說的模式,Meet 的應用較為多人接受。(跟我共事的人應該知道我不太信任 Google,不過這又是另一則故事了。)
隨著疫情演進變化,逐漸形成我們的日常(不要啊啊啊),大家習慣說的滾動修正也滾了一年,尤其在 110/05/18 停課後更加遽了遠距教學進展,酷課雲總算穩定運作,線上教學模式百花齊放,前所未有。
現在我提出 5 點分享:
- 遠距教學,各科師至多一週兩次露臉面授註2,次數多寡取決於親師生之間的默契。
- 發派學習任務、作業須有檢討制度,露臉面授至少有一次為檢討、回饋或解答。
- 有一個平台(個人網站、Classting、Google Classroom)定期定時發布訊息,如教學影片上線啦,以及能讓學生上傳作業檔案。
- 教學影片畫面應有師的尊容、教學內容(電腦畫面或實物),交互有感運用。
- 線上教學和實體上課,有著根本技術上的不同,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學方式。
一開始先求有,學習門檻較低的教學模式增強師生自信,為了符應各科教學需求以及學生學習需求,就會逐步產生教學能量。切入點很重要,線上教學時間不宜過長,建議 15-20 分鐘,妥適選擇工具則事半功倍,所以,現在老師更要做好準備,因為改變就是希望,但拜託不要踩空,請腳踏實地。
另外,我不建議素顏上線,男女都是,請自重也尊重別人的心理感受。 🧏🏻
- CleanShot

▲ 官方操作介面圖檔說明,太簡單了不知道要介紹什麼!It’s all about making things easier. In a few clicks, record your screen and save it as a video or an optimized GIF file.

▲ 示意圖,以 GIF 動態圖檔模擬影片效果。配合畫面同時解說,學生學習有感。
- DoubleTake + Cleanshot
【後記】Updated 2022.02.06
- Detail
註1:二十一世紀公民關鍵5C能力-你準備好了嗎?
註2:老師變身直播主、鏡頭照臉授課效率高?美國「停課不停學」1年的2個思考
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